颂说文解字
颂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颂”字头,请参考“頌”字。)
【广韵】【集韵】【韵会】馀封切,音容。【说文】貌也。【前汉·儒林传】鲁徐生善爲颂。
又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注】与容同。
又从颂,与从容同。【史记·鲁仲连传】世以鲍焦爲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注】音从容。
又【前汉·法志】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当鞠繫者颂繫之。【注】谓宽容之,不桎梏也。
又公也。【前汉·吴王濞传】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颂共禁不与。【注】颂,犹公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似用切,音诵。【正韵】称述也。【释名】称颂成功谓之颂。
又颂,容也。叙说其成功之形容也。【韵会】徐曰:此容仪字。歌诵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颂。后人因而乱之,以此爲歌颂字。【礼·少仪】颂而无讇。【注】颂谓将顺其美。
又磬名。【仪礼·大射仪】西阶之西颂磬。【注】言成功曰颂。西爲隂中,万物之所成,是以西方钟磬谓之颂。
又琴名。【左传·襄二年】使择美檟,以自爲榇与颂琴。
又占兆之词。【周礼·春官·大卜】其颂,皆千有二百。【注】颂谓繇也。
又姓。
又【韵补】叶牆容切,音从。【扬雄·河东赋】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殷冥及祝融。敦衆神使式兮,奋六经以摅颂。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颂”字头,请参考“頌”字:)
皃也。从页公声。籒文。余封切。又,似用切
说文解字注
皃也。皃下曰。颂仪也。与此爲转注。不曰颂也而曰颂仪也者、其义小别也。于此同之。于彼别之也。古作颂皃。今作容皃。
古今字之异也。容者、盛也。与颂义别。六诗、一曰颂。周礼注云。颂之言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诗諩曰。颂之言容。天子之德。光被四表。
格于上下。无不覆焘。无不持载。此之谓容。于是和乐兴焉。颂声乃作。此皆以容受释颂。似颂爲容之假借字矣。而毛诗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此与郑义无异而相成。郑谓德能包容故作颂。序谓颂以形容其德。但以形容释颂而不作形颂。则知假容爲颂其来已久。以颂字专系之六诗。而颂之本义废矣。
汉书曰徐生善爲颂、曰颂礼甚严、其本义也。曰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繫、此假颂爲宽容字也。从公声。余封切。又似用切。
九部。按古衹余封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