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中国三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枢纽机场,拥有2座航站楼、3条跑道,2017年旅客吞吐量超过6500万人次,位居全球第13位。尤其是今年4月启用、全国单体最大的T2航站楼,让白云机场的总体旅客吞吐量设计容量已提升至8000 万人次/年。

说起老机场,也许更多人想起的是老白云机场,这座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机场是我国最早的民航运输机场之一。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布艺城和数码城林立的广州大沙头,曾开设过广州早期的机场和中国最早的航空学校,第一架国产飞机——“乐士文号”正是在此问世。如今这里已看不到任何与飞行有关的踪迹,唯有曾做过飞行跑道、笔直无比的大沙头三马路让人依稀猜测出往日的荣光。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大沙头机场是水陆两用机场,在大沙头三、四马路一带,南起沿江东路、北至大沙头新市场。1918年,孙中山下令在大沙头兴建机场,并于1922年任命杨仙逸为航空局首任局长兼广东飞机制造厂厂长。次年3月,杨仙逸在大沙头水陆机场附近建起了广州第一个飞机“制造基地”——广东飞机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