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年,DNA(脱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 元。
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是生物细胞内含有的四种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种。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
DNA是什么时代发明
1869年
DNA最早是一名瑞士医生在1869年发现,DNA亲子鉴定是1982年才有的,中国在1985年开始广泛应用。DNA全名是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个体的DNA都不同,是人类的遗传物质,包含所有的遗传特征,一个人的体貌特征、脏器功能等都是由DNA先天决定。
DNA是什么时代发明
DNA鉴定技术是英国遗传学家A·J·杰弗里斯(1950-)在1984年发明的。由于人体各部位的细胞都有相同的DNA,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血迹、毛发、唾液等判明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