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世界,即客观世界,它是指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它包括自然界(狭义)和人类社会。
物质世界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性质及其运动规律。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矛盾规律。
物质是运动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物质有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属性(即惯性),运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又时刻破坏着平衡,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成了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矛盾规律,正是这一矛盾推动着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到多分子体系的转化,推动着物质从多分子体系到原始生命的演化,推动着物质从原始生命到动植物到人类的进化。
“万物如此,皆因其本。”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这一物质的属性矛盾是其他所有的有意义事物的存在条件,是一切意义的来源,人类活动与它发生着关联,并产生着价值。
物质世界分为哪两类
物质世界,分为宏观可见的和微观不可见的
把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的想法最重要的来源应该是笛卡尔对物体和心灵的区分,也就是心物二分。具体到“物质”和“精神”的区分可能是来自黑格尔或者黑格尔之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或者也可能更早(比方说柏拉图其实也有这样的区分),但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这两个词的话,那应该是受到黑格尔的影响的缘故。在唯名论的立场上,“精神”和“心灵”基本上就是同义词了而如果持实在论立场,“精神”还可能包括种种抽象实体或者没有形体的对象或神秘的过程。天堂、佛国之类的对象并不存在于世界上(或者说至少有人认为它们不存在于世界上),所以我们思考、谈论的天堂、佛国要么是我们心灵构造的,要么它们就是存在的抽象实体。
物质世界分为哪两类
化学家把世界上的各种物质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机物,如糖、淀粉、醋、木头、青霉素和阿斯匹林等,另一类是无机物,如氧气、水、石头、盐、金、银、铜、铁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