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秋水的绝唱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

愁绪四溢。情与景,水乳交融,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

这种写法启发了无数的后来人,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等。

2、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鸟儿聚集在水草中,鱼网张在树上

异常情况 ,难道说我们的约会也会出现异常吗比兴

3、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鹿为什么不在外面草地上吃草,跑到庭院中来吃东西蛟龙为什么不深藏水底而跑到了岸边 比兴

鸟何萃兮萍中,罾何为兮木上?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以此反常现象作比兴:象征寓意。 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和烘染自身的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

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