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关系。
孔子周游列国走投无路之际,数次投奔蘧伯玉。他曾称赞蘧伯玉是真正的君子:君王有道,则出仕辅政治国君王无道,则心怀正气,归隐山林。
可以看出,孔子是真正信任他,而蘧伯玉每次都会接受孔子。你最落魄的时候去投奔的人一定是最信任的人。
蘧伯玉是一个富于自省精神的人。有一天,蘧伯玉派人来拜望孔子,孔子向来人询问蘧伯玉的近况,来人回答说:“他正设法减少自己的缺点,可却苦于做不到。”来人走后,孔子对弟子说:“这是了解蘧伯玉的人啊。”蘧伯玉每一天都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错误,力求使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他每一年都要思考前一年的不足,到了五十岁那年,仍然在思考之前所犯的过错。所谓“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说明孔子十分崇敬他,尊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