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人生有七大悲事,也有的说是七种痛苦,即是:生,老,病,死,怨僧会,爱别离,求不得。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痛苦,难以避免,而后边三种,则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不合理的生活现实。在当今生活中,我们要积极的客观的去对待这种自然或非自然的苦,要遵重自然规律,做好自己,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做到顺其自然!

人生七大悲事是什么

人生七大悲:“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

“生,老,病,死”是我们无法避免,人的一生无非就这四个字

“爱别离”既然爱过,何必怨恨,不论你们是为何而分开,毕竟曾经深爱过,毕竟曾经彼此给过温暖,给过感动,更体会过幸福,怨恨别人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怨恨别人说明你还没有放下,怨恨别人证明你还不够成熟,过去的痛苦已经发生无法挽回,过去的快乐已经过去无法找回,可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又何必纠结于已经发生无法改变的事情中折磨自己呢

“放不下,求不得”放不下的人事物我不去求,求不得的人事物我会去放,简单明了。

人生七大悲事是什么

人生七大悲事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目录

种类

第一苦,是“生”。请容我先贫一句,不是生孩子那个“生”,那个算“痛并快乐着”,不算苦难的。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明。

第二苦,是“老”。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精力、健康、记忆一一随风而去,老去的恐惧日渐清晰。对“老”的恐惧,本质上是一种“得到后再眼睁睁失去”的恐惧。经历单纯 的人,对老的态度比较平静,因为生活没什么大的变化,本来得到的不多,也无所谓失去。越是年轻时意气风发的人物,对老的抗拒越强——依靠精力吃饭的人,一旦没有了精力,又不甘心静静品尝记忆的甜美,失落自然要时刻啮咬心灵。若是在老去的同时,亲人、爱人、朋友一一离你而去,最后只剩一个老不死的茕茕孑立,那滋味才真正的苦之极矣。

第三苦,是“病”。病来如山倒,虽然打过拳击的人不多,但骤然被击倒的感觉所有大病过的人都有体会。昨天还力拔山兮气盖世,今天就手难缚鸡气游丝了。若是那病不致命,则又有病去如抽丝的过程来折磨人。病中精力不继,什么都干不了,唯有睡觉但那觉也不是无限可睡的,睡到一定程度,便只好睁着眼睛呆呆地享受病痛了。除了对身体的折磨外,病痛对心灵的考验也颇值玩味。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百善之首的孝,在病之前都有可能退却,遑论其他感情了。

第四苦,便是“死”。死的可怕,不在过程——那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它的不可抗拒性。人对自己命运的认知,唯一明确的便是一定会死,大多数人不会喜欢死,对它无可逃避的终极性自然也恐惧有加死之苦难,便在明知山有虎,只能虎山行——武松也是打不过这只老虎的。当人不再恐惧死亡,它作为苦难的特质也便消失。

怨憎会

第五苦,称作“怨憎会”,便是跟你无比讨厌的人处在同一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想不理他还不行,委实烦人烦得久了,也便是苦难了。现代社会,朝夕相处的,无外父母、亲人、爱人、同事。对父母,任性可以,怨憎是过分了些的若是如林黛玉那般寄于亲人篱下,恰好碰到个不厚道的,便大可候选第五苦难与爱人相处,不怕怨憎——那样分手就完了——就怕淡漠。

爱别离

第六苦,叫做“爱别离”。爱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若能看透这点,爱别离的苦也便不存在了但真要做到如此“空”,非有大智慧者不能为。

求不得

第七苦,乃是“求不得”。天下熙熙,皆有所求天下攘攘,皆有不得。如此便有苦恼。其实若是鸡毛蒜皮,一针一线,不得也就算了,顶多恼一阵子,算不得苦。世间最怕两种求不得,一种是“得到再失去”,一种是“可望不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