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对工具理性也进行了深刻批判。《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
庄子记录了什么
1、于丹可以有《百家讲坛》作为演讲的平台,而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有自媒体平台可以发布文章,这才决定,要把我对《庄子》的所有理解,向大家和盘托出,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若能由此引起广大网友的交流讨论,并能真正揭示庄子的思想,正是我的心中所。
2、南怀瑾在《孟子与离娄》中又说:“真正汉唐的政治啊,用的是杂家霸术。”还说:“不懂这个关键,不懂这个窍门,那就被历史骗住了,是书没有读通。”
3、以《吕氏春秋》、《淮南子》为代表,以“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杂家,本来就是博采各家各派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策略,兼收并蓄,从而形成的一套在思想上容合了儒道,在方法手段上又切实可行的政治学术。
4、认为庄子的内七篇是一套“内圣外王”之学,“是一套整体的学术思想”,这个观点当然是正确的。道家文化认为,道是先于宇宙天地的,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道的形体是虚无缥缈无形无状的,道对天地万物的作用却是生生不息的。
5、人要效法天道的虚无,要做到清静、若谷、柔弱、处下、不争等等,就是要抛弃自我的情绪私欲,抛弃所有的先入之见和主观成见,让自己的心灵达到道一样的空灵,只有在这样的无我境界中,生生不息的道用才能对自己产生作用,才能让自己获得智慧。
6、有《百家讲坛》作为演讲的平台,而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有自媒体平台可以发布文章,这才决定,要把我对《庄子》的所有理解,向大家和盘托出,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若能由此引起广大网友的交流讨论,并能真正揭示庄子的思想,正是我的心中所愿。
7、以《吕氏春秋》、《淮南子》为代表,以“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杂家,本来就是博采各家各派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策略,兼收并蓄,从而形成的一套在思想上容合了儒道,在方法手段上又切实可行的政治学术。
《庄子》明明写的是道,却被人当成了术,把真正宝贝的《内篇》弃而不顾,却把很有可能不是庄子写的《外篇》、《杂篇》当至宝。
庄子记录了什么
庄子的学问非常渊博,对当时各派学术都有研究,并形成他自己的看法。他的代表作品有《庄子》,也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为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集,其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