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石斛种植宜在每年3月到4月、9月到10月进行,春季湿度大、降雨量渐大,种植更易成活。

      1、选苗。选择1 年生或2 年生、色泽嫩绿、萌发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种株,剪去过长的须根,将株丛切开,分成小丛,每丛有5 ~ 7 根带叶茎株。

      2、贴石栽植:在选好的石块上,按30 ~ 40 cm 的株距凿出凹穴,用牛粪拌稀泥涂1 薄层于种蔸处塞入石穴或石槽,力求稳固不使脱落即可,可塞小石块固定。

      贴树栽植:在选好的树上,按30 ~ 40 cm 在树上砍去一部分树皮,将种蔸涂1 薄层牛粪与泥浆混合物,然后塞入破皮处或树纵裂沟处贴紧树皮,再覆1 层稻草,用竹蔑或麻绳捆好。

      3、合理施肥。蜻蜓石斛生长地贫瘠应注意追肥,第1 次在清明前后,以氮肥混合猪牛粪及河泥为主第2 次在立冬前后,用花生鼓、菜籽饼、过磷酸钙等加入河泥调匀糊在根部。此外,尚可用0.05% ~ 0.1%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4、水分管理。蜻蜓石斛栽植后期空气湿度过小,要经常浇水保湿,可用喷雾器以喷雾的形式浇水。

      5、修剪。每年春季发芽或采收时,应剪去部分老枝或枯枝,以及生长过密的茎枝,促进新芽生长。

      6、翻兜。栽种6 ~ 8 年后,视丛蔸生长情况翻蔸重新分枝繁殖。根据生长情况进行翻兜,除去枯根、老根进行分株,另行栽培,促进种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