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最早奋起抗日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了东北军的沈阳北大营,从而发动了对东北军的进攻,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变”。而张学良却遵循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灰溜溜的逃出了东北,把自己的根据地都丢了,一时间整个东北军被国人口诛笔伐,“卖国贼”之名不绝于耳。

东北军等于不抗日,始终让东北军抬不起头来。好在良心发现的张学良认识到了日本人侵华的严重性,随后在1936年12月12日他联合爱国将领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让蒋介石在组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上松了口,同意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抗日的倡议。

九一八事变最早发起抗战的是

是张学良的东北军。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