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四大名旦的人员构成一直被各界争论不休,甚至相关专业书籍也都是自圆其说而不顾其他,这也是本站筹划已久直至被公认的评剧四大名旦之一刘翠霞辞世62周年之际方才推出此专版的原因。这里采用的是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列入评剧四大名旦的说法,而不是“文革”后一些专家的文章所指以喜彩莲替代李金顺的版本。

李金顺是第一代评剧演员,“李派”创始人是评剧进入“奉天落子”时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其父为高腔演员。李金顺幼年曾习京韵大鼓、京剧、小调16岁拜孙凤鸣为师学唱落子。李金顺投到倪俊声处学艺,并转艺多师,终于形成了吐字清晰,纯朴又充满感情的大口落子演唱风格。

刘翠霞10岁时被卖给撂地艺人何丑子学唱辽河大鼓,不久随师傅到大连谋生。11岁进了李金顺的落子班,走上了评剧艺术之路,拜张百龄、赵月楼学唱评戏,并受到罗万盛指点。曾为花莲舫、李金顺配演。1934年在津有“评剧皇后”之称,1936年又被誉为“评剧女皇”,红遍津、京、冀、鲁及东北各地。年三十岁病逝。

白玉霜是评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河北滦县人,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有评剧皇后之誉,白派艺术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与刘翠霞、爱莲君、喜彩莲并称评剧“四大名旦”。代表剧目有《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等。

爱莲君从小被卖给赵连琪为养女,取名赵久英。其父母在天津,烟台开妓院。后来她实在忍受不了这种身心的双重摧残。便跪在养父母的面前恳求去学戏。16岁爱莲君学成出师,和爱令君(赵的养女)合作,到全国各地演出。1935年,她率爱莲社赴上海演出。短短几年,她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被成为“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