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立春前后,在浙江青田八面湖边的沼泽地里,人们可以见到一种稀有的变色蛙。
这种蛙体重约三两左右,雄小雌大,四肢短,行动缓慢。平时呈灰褐色,一旦遇到险情,就会鼓气壮胆,变出各种可怕的颜色:有时变黑,如乌梢蛇有时变花,如五步蛇。天敌见了,毛骨悚然,不敢贸然侵犯。这种变色蛙能预感气象变化,它的出现,预示着冬春之交冷风的到来。因起风它才出来,故又称“风蛤”又因它能鼓气,也称“气蛤”。
变色蛙产卵最为奇特。严冬“孵雪卵”的日子,是它们最适合的“产期”,而泥泞湖沼又是它们最安全的“产房”。那些胶质透明的蛙卵,成条的像玻璃珠带,成团的像水晶花球。这些蛙卵经过雪花的洗礼,便在春天中渐渐长大,蜕变成为蝌蚪。
变色蛙雌雄恩爱,产卵时,雄蛙给雌蛙抱腰挤压,为其“助产”。一旦遇难,雌雄蛙都一同承受,决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