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岳王庙被破坏,岳飞墓碑捣毁,墓阙被砸倒,墓道上的石人、石马等被推倒,碑文被埋在地下当地基,岳王庙的建筑物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岳飞庙先后被改作“造反有理展览馆”和“收租院”。
1978年10月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岳飞墓庙开始全面整修。为了修复岳飞墓庙,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市园林局等单位专门组成了岳飞墓、庙修复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座谈会,拟定修复方案。
在维修中,恢复岳飞墓和岳云墓,重塑岳飞像。在大殿后墙两壁,用写实和工笔重彩的手法描绘反映岳飞生平事迹的8幅壁画。南北碑廊恢复旧貌,陈列着126块碑石。旧碑廊中87块碑石,在这次整修中找回45块,其中文征明手书《满江红》词、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忠烈庙重建五祠祀》以及岳飞像等碑石,都是在房基下发掘出来并经过精心修补。
岳飞墓什么时候破坏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多次打败金军收复失地,屡建奇功的岳飞遭到奸相秦桧的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后来死于监狱之中,平冤昭雪后安葬在西湖之畔的栖霞岭下,被追封为鄂王,新中国成立后,岳飞的陵墓也差点迎来一场浩劫,被狂热的人打砸一番后就准备破坏,幸亏当地政府及时出面制止了
岳飞墓什么时候破坏
1966年岳飞墓遭到破坏,四跪像不知所踪。目前岳飞墓前的四跪像是1979年,根据河南汤阴岳飞墓前四跪像重铸的。
岳飞墓,也称岳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是南宋抗金名将鄂王岳飞的墓地。
岳飞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经过历朝历代,仍然保存较为完好,建筑规格曾在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时改变。1979年,岳飞墓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全墓分为忠烈祠区、墓园区、启忠祠区三大部分。
岳飞墓在历史、艺术和社会凝聚力方面都具有巨大价值。1961年3月4日,岳飞墓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岳飞墓被国家文物局、国家教委、文化部等六部门列为百家“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