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郑氏十七房,而不是郑氏七房。
“郑氏十七房”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季弟友郑桓公于陕西华县立“郑国”为王。五代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郑氏一族三次举族南下。据清光绪《郑传笈朱卷》载,郑氏一支“宋南渡迁居灵绪乡(今镇海澥浦一带)择山之阳塘路沿,称路沿郑。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始祖贲,明贝也 赠登士郎,晋封林郎”,后繁衍成族。现存“郑氏十七房”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现有郑氏群宅住民335户,1024人。
原创 | 2022-11-30 14:07:58 |浏览:1.6万
应该是郑氏十七房,而不是郑氏七房。
“郑氏十七房”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季弟友郑桓公于陕西华县立“郑国”为王。五代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郑氏一族三次举族南下。据清光绪《郑传笈朱卷》载,郑氏一支“宋南渡迁居灵绪乡(今镇海澥浦一带)择山之阳塘路沿,称路沿郑。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始祖贲,明贝也 赠登士郎,晋封林郎”,后繁衍成族。现存“郑氏十七房”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现有郑氏群宅住民335户,1024人。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