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汉初以十月为岁首,后来改为以正月(寅月,农历一月)为岁首。(居士曾听说古代有年岁两种不同的概念,年属阴历由月相变化定长短,岁属阳历,由太阳运行定长短,可见年岁属于不同的概念,年的长短有变化,岁的长度较为稳定,下文所说的365.2502天应该是指一岁的时间,将其称为一年的长度可能是百科编者的笔误)详解如下:
1、西汉初年,沿用秦朝的《颛顼(zhuānxu专须)历》。但《颛顼历》有一定的误差。公元前104年(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
2、太初历行用于太初元年夏五月至后汉章帝元和二年二月甲寅,共189年,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具有较完整文献资料纪载的古代历法。它同时考虑到太阳视运动和月亮圆缺变化规律,采用回归年和朔望月平均值为基本周期,属阴阳合历,继承了中国古代阴阳合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采用夏正——以寅月为岁首,与春种、夏忙、秋收、冬闲的农耕节奏合拍,对指导农业及畜牧业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太初历还以无中气(二十四节气中位于偶数者,即冬至、大寒、惊蛰、春分、清明、小满、夏至、大署、处署、秋分、霜降号小雪)之月为闰月,比此前的年终置闰法更为合理。
前汉一年多少个月
答案是前汉一年12个月。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前汉一年多少个月
前汉一年是12个月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又称前汉,与东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14帝、1主(傀儡皇太子孺子婴),享国210年。公元前25年前后,西汉走向没落,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汉,西汉灭亡。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传八世十四帝,历经195年。因西汉又称为前汉,故东汉又称后汉。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出身的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仍沿用汉的国号,并息兵养民开创“光武中兴”。刘秀在公元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自此,历经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因此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不到百年,约半个多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