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口味多样吧,现在信息交通如此发达,绍兴人没啥具体偏好,但若说传统的绍兴菜,那可能咸的占据较大部分,绍兴人习惯咸鱼,醉虾蟹什么的。
都是偏咸的口感,因为这些耐保存,可吃很长时间,绍兴人比较节俭,希望食物能吃的时间长点,还有酱油什么的
绍兴人的口味特点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绍兴美食却带着一丝独特。第一次来绍兴品尝的游客,总会被打预防针:“绍兴菜,你们可能吃不惯。”
绍兴人对腌、酱的嗜好是浸在骨子里的,但这些味道却又是别具风味。
01
酱鸭
酱鸭,基本在绍兴,大大小小的饭店都能尝到,酱上一个月以上的酱鸭最受当地人欢迎,因为时间越长,鸭肉则更加紧致,香味也更加的浓郁。
先腌再卤,卤至鸭成酱红色时涝出沥干,在日光下晒两三天即成。光打在油上,照出点点星斑,看着还有点美呢~吃的时候再淋绍酒,撒白糖、葱、姜,旺火蒸熟,一盆酱香绵长的酱鸭就制作好了。
02
腊肠
说到腊货,就不得不提一下安昌腊肠,据说安昌腊肠的制作始于明嘉靖年间。安昌腊肠制作技艺于2010年9月列入绍兴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月列入绍兴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昌腊肠的制作用料十分考究,均以手工灌制而成,选用上等精肉(以后腿精为佳),瘦肥搭配,以当地绍兴酒、手工酱油、糖等为佐料拌匀后灌入刮得薄如蝉翼的猪小肠内,分段结扎后晾晒。从采购食材到酱肠完成,不超过5小时,因为时间的掌控决定着酱肠的色泽和鲜度。
腊肠在灌入肠衣之后还要再经过晾晒的过程。在阳光和风的作用下,腊肠慢慢失去水分,颜色变得深沉,时间和风的味道在腊肠中发酵,7天的晾晒以后腊肠散发出奇特的香味。
这个时候,选择蒸食最佳,因为蒸最能锁住腊肠的营养。刚出锅的腊肠色泽光润,瘦肉粒呈枣红色,条纹均匀,还带着一股甜香味,最能唤醒人们的味蕾。
03
酱排骨
古色古香的绍兴人,可以用酱做出五花八门的美味,酱排骨也是一大特色,一大块的排骨,腌制入味需要一定的“功力”可见绍兴人的功夫可不一般!
一份酱香味扑鼻的排骨,独具绍兴风味,一口咬下去,甜肥软韧,油润晶莹,色泽鲜艳,滋味分明。
04
酱鱼
绍兴的酱鱼种类丰富,有酱鳊鱼、青鱼、草鱼等。酱鱼干是绍兴人民过年的传统年货,每年春节来临之前就开始自己动手制作美味的酱鱼干。
虽然是春节期间制作的美食,但是现在来绍兴,你依旧可以在大街小巷的饭馆享用到哦~
绍兴水多、河也多,河道两边、小河人家往下便是埠头,起了大早的妇女捶洗衣物发出温柔的声响,戴乌毡帽的船夫驾艘小船从石拱桥下慢吞吞地荡过去。这样温柔恬淡的江南水乡,自然也懂得怎么吃“鲜”吃得水灵。
绍兴人吃讲究一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