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就充满了诗人对于光的崇敬。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辽阔而美丽的景色中去。“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构成这一美丽图画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精心地选择了三个色彩鲜明的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而更在于诗人在诗句上的精心安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这有层次的诗句,把画面有层次地展开了,诗句的层次和画面的层次极为和谐。而且好像是随着诗人的眼光,一层一层展开的,自然而贴切。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大概内容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就充满了诗人对于光的崇敬。这首诗写于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当时诗人才22岁。 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作品名称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创作年代
近代
文学体裁
诗
作者
艾青
原文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