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蜂王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尤其在产卵盛期,卵巢特别膨大,嗅觉灵敏 耐高温 繁殖能力强

象山一号蜂王是浙江宁波象山县蜂业培育的新品种

蜂王是一种膜翅目、蜜蜂科类生物,蜂王也叫“母蜂”、“蜂后”,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分布于世界各地。蜂王和工蜂虽然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雌蜂,但它们是 2 种级型的雌性蜂,不仅在形态结构不同。

而且在生理功能上也有巨大差异。如蜂王寿命长,个体大,处女王能外出交配,卵巢发育完全,具产卵能力,能分泌蜂王物质维持蜂群的次序而工蜂寿命短,个体小,具有蜜囊和采粉器官,能外出采集食物,能分泌报警信息素等

象山一号蜂王的特点

蜂王的体型比工蜂长三分之一,腹部更长,末端有螫针,腹下无蜡腺,翅仅覆盖腹部的一半,足不如工蜂和雄蜂粗壮,后足无花粉筐,因蜂种的不同蜂王的颜色也有较大差异,比如中华蜜蜂的蜂王有两种体色,一种是腹节有明显的褐黄环且整个腹部呈暗褐色,另一种的腹节无明显褐黄环且整个腹部呈黑色。但无论品种差异几何,蜂王细长身体这一明显特征都是通用的区分方式,也是区分其他蜂型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生长发育

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在工蜂建造的王台中培育出来的,上一代蜂王在王台产下受精卵后,由工蜂对受精卵施以特别的照顾,喂食营养价值极高的蜂王浆,直到幼虫化蛹前都始终如一的喂养蜂王浆,这种物质对雌性生殖器官发育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6天后幼虫变成蜂蛹,11~12天后开始爬出蜂房。如果王台中不止一个蜂蛹破茧而出的话,就会出现“争夺王位”的战斗,两只处女蜂王就会展开厮杀,直到一方生出。

象山一号蜂王的特点

成的雌性蜜蜂,一般情况下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典型特征是个体大,体长比工蜂长三分之一,腹部末端有螫针,腹下无蜡腺,翅仅覆盖腹部的一半,足不如工蜂粗壮且后足无花粉筐,卵巢发育完全,与雄蜂交尾后具完全的产卵能力。

2、蜂王的主要作用是产卵来培育新蜂,事实上蜂群中除极少数雄蜂外都是蜂王的后代,但蜂王必须与雄蜂交尾后才能正常产卵,否则只能产未受精卵并发育成雄蜂,另外蜂王还能分泌蜂王信息素来维持蜂群的秩序,若蜂群失王过久少数工蜂便会卵巢发育而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