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川陕之间的栈道始建于战国时代,拓展于秦汉两代。由于古代战火焚烧和2000年的蚀毁,古栈道留下斑斑痕迹,引人今人的感叹。

栈道的来历和传说

我国古代栈道的历史要追溯到亲战国时期的秦国,公元前3世纪,当时的秦国不断壮大,为了进入当时群山环绕的四川,古时称“蜀”。燕国智谋家蔡泽曾评价:“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栈道是当时各国的兵家必争之要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栈道的国家。它也成为我国交通史上最为传奇的工程。

我国古代的大部分古栈道,其中大部分都位于汉中境内,较为著名的子午道和褒斜道两条。

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事件,刘邦被贬后,正是顺着这条子午道回汉中的。

另一条“褒斜道”是目前已知范围内,世界上最早的栈道,古代不少文人墨客和官员游览栈道时,纷纷在此提名和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