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女赋》
[先秦] 宋玉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2
《悲愤诗》
[两汉] 蔡琰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3
《除夜寄微之》
[唐代] 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4
《怨歌行》
[魏晋] 曹植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滕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5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
[宋代] 曹勋
兀术每遇对阵之际,吹此则鏖战无还期也
边头春未到。
雪满交河道。
暮沙明残照。
塞烽云间小。
断鸿悲。
陇月低。
泪湿征衣悄。
岁华老。
6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宋代] 吴潜
野思浩难收,坐看渔舟度远洲。
芦苇已凋荷已败,风飕。
桂子飘香八月头。
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
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
有底欢娱有底愁。
7
《倚秋千(寓好事近)》
[宋代] 张辑
人在玉屏闲,逗晓柳丝风急。
帘外杏花微雨,罩春红愁湿。
单衣初试麹尘罗,中酒病无力。
应是绣床慵困,倚秋千斜立。
8
《满江红(再游西湖和李微之)》
[宋代] 吴泳
风约湖船,微摆撼、水光山色。
纵夹岸、秋芳冷淡,亦随风拆。
荷芰尚堪骚客制,兰苕犹许诗人摘。
最关情、疏雨画桥西,宜探索。
9
《南乡子(咏秋夜)》
[宋代] 周邦彦
户外井桐飘。
淡月疏星共寂寥。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
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
自剪灯花试彩毫。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
为问江头早晚潮。
10
《谐诗逸句》
[唐代] 包贺
雾是山巾子,船为水靸鞋。
棹摇船掠鬓,风动水槌胸。
苦竹笋抽青橛子,石榴树挂小瓶儿。
11
《湘灵瑟》
[宋代] 无名氏
霜风摧兰。
银屏生晓寒。
淡扫眉山。
脸红殷。
潇湘浦,芙蓉湾。
相思数声哀叹。
画楼尊酒闲。
12
《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刘《旅兴》五十首中》
[明代] 宋濂
仙人韩伯鸾,弄箫吹紫兰。
一吹洞芝长,再吹翠云寒。
红日长不死,何忧芳岁阑。
常乘双鹿车,遨游三素端。
有时念下土,临风动哀叹。
表示哀叹的古诗句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宋 · 文天祥《过零丁洋》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唐 · 李白《蜀道难》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 唐 · 李白《长相思·其一》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 汉 · 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 汉 · 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 宋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宋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 唐 ·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 宋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 清 · 蒋士铨《岁暮到家/岁末到家》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 宋 ·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 唐 ·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