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在(陕南一些客家人生活区),亲人去世有哭唱的习俗。这种歌叫孝歌。
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几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转香期间要找会唱孝歌的人唱一通夜,内容不限,有为老人歌功颂德的内容,到了夜深时,唱歌的就故意相互对骂,以吸引那些帮忙的和一些送礼的客人不睡觉,不至于冷场(农村习俗老人去世葬礼越热闹就越孝敬)有的也相当有趣。
哭唱是哪个民族的特色
土家族
土家族。“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
湘西土家族的“哭嫁”风俗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域艺术文化特色。
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于清代彭秋潭的《竹枝词》,根据这首歌谣可以推断出“哭嫁歌”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明清时期。
在此之前,土家族并不直接受朝廷管束,婚姻也相对自由平等,因此,这时候“哭嫁歌”应该还没有出现在土家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