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青北白。唐朝瓷器可用南青北白一言概之,并以此引领后世中国瓷器基本风貌。南青指南方浙江越窑青瓷,以慈溪县上林湖、上虞县窑寺前的产品最具代表性,历经商周、战国、秦汉六朝,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被称为诸窑之冠。北白指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而来,其历史可上溯至北朝。
2、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南青北白区别
“南青”指越窑青瓷,“北白”指邢窑白瓷。
南青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以慈溪县上林湖、上虞县窑寺前的产品最具代表性,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几代,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加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
北白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其历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后期曾短期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极盛,晚唐开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