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孔穿绳法(用9米左右的线)
1、将线对折,线头以A、B为记号。
2、将B从1外侧穿入,线的中间点拉到1处。A从2穿入。
3、A穿入一,然后依次穿入二→1→3→一→三→1→4→一→二→5→6→三→四→7→8→五→六→9→10→七→八→11→12→九→十→13→14→十一→十二→15
4、将B穿入四,(注意网格的编织)依次穿入五→2→3→六→七→4→5→八→九→6→7→十→十一→8→9→十二→十三→10→11→十四→十五→12→13→十五→十三→15→14→十五→十四→15,就可以完成。
二、9孔穿绳法
盘扎时将马叉的两排孔分为上九孔(①-⑨)和下九孔(①-⑨),按以下顺序盘扎即可。
三、13孔马叉穿绳法
上1为进线: 
上1进下4 下4进下5 下5进上1 上1进上1 上1进下6 下6进下7
下7进上2 上2进上3 上3进下8 下8进下9 下9进上4 上4进上5 
上5进下10 下10进下11 下11进上6 上6进上7 上7进下12 下12进下13 
下13进上8 上8进上9 上9进下13 下13进下13 下13进上10 上10进上11 
上11进下12 下12进下11 下11进上12 上12进上13 上13进下10 下10进下9 
下9进上13 上13进上13 上13进下8 下8进下7 下7进上12 上12进上11 
上11进下6 下6进下5 下5进上10 上10进上9 上9进下4 下4进下3 下3进上8 
上8进上7 上7进下2 下2进下1 下1进上6 上6进上5 上5进下1 下1进下1 
下1进上4 上4进上3 上3进下2 下2进下3l 下3进上2 与进线汇合
马叉子怎么穿绳
1、将线对折,线头以A、B为记号。2、将B从1外侧穿入,线的中间点拉到1处,A从2穿入。3、A穿入一,然后依次穿入二→1→3→一→三→1→4→一→二→5→6→三→四→7→8→五→六→9→10→七→八→11→12→九→十→13→14→十一→十二→15。马扎也称马闸、交杌,交缠或交椅,其模样同我们今天见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仍有人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而我们的马扎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东汉始传入,见于文献记载,但没有形象资料。胡床由八根木棍组成,坐面由棕绳联接,后世称为马扎。马扎的三大优点:携带方便,因其具有可折叠的特点,所以易于携带,散步的老人、旅行者、乘车者有很多都喜欢自带马扎,供休息时用。便于放置,他不想板凳杌子椅子等坐具占据较大空间,一经折叠随便一点空间都可以放置,节省空间。透气性奇佳,特别是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极易出汗,像板凳之类的坐具坐久了臀部极其不适,而马扎因为是纤维材料做面具与衣物近似所以会非常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