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孔融让梨吧孔融,字文举,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从小就十分聪明懂事,他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子。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就拿了盘子中最小的一个梨子。大人们很困惑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梨子,孔融认为自己食量小,应该拿小的,大的梨子留给哥哥们吃。大人们又认为按这种说法,弟弟比孔融还要小,最小的梨子应是弟弟吃。孔融则认为自己比弟弟大,应该把大的梨子留给弟弟,自己吃最小的梨子。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孔子分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注释
诸:众,很多。
独:只。
择:挑选。
故:因。
曰:说。
译文:
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他只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原因,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
启示:
读了《孔融让梨》后,我们看到了孔融的优良品质和心胸,学习孔融谦让的美德。在集体生活中,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要先想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