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身份证号码是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最后一位是数字校验码。

身份证最后一位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如果尾号是10,就得用X来代替。Ⅹ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身份证校验码是什么意思

身份证的校验码是身份证号码的最后一位。

是根据GB 11643-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根据精密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先将身份证前面的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然后将每一个相乘的结果相加,用所得之和除以11,看余数是多少,余数是0-9尾数就是0-9,如果余数是10,那么身份证的第18位数字就用罗马数字的X代替。因为是10的话就有19位数字了,与身份证号码十八位数的国家标准不相符合。

身份证校验码是什么意思

校验码可以用来识别身份证号码是否真实存在。身份证上的号码一共有18位,前1和2位的数字是目前所在省份的代码,3和4位是所在城市的代码,5、6位则是所在区县的代码,7-14位分别代表了出生的年、月、日,7-10位代表的是年份,11和12位是月份,13和14位是日。15和16位是当地派出所的代码,17位是性别的区分,奇数代表男性,偶数代表女性。18位则是身份证的校验码。尾号的X用来代替数字10。

身份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简称。身份证分为实卡身份证和电子身份证,是用来证明一个人身份的法定证件。第一代身份证是在1984年4月6日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后开始颁发的。二代身份证是从2004年3月29日换发的,相较于一代而言,二代身份证的表面采用了防伪膜和印刷防伪的技术,并且在内部都安置了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