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这些都可以用波函数的坍缩解释。粒子本身是一团迷雾一样的波,你对它做测量的时候,它就坍缩(就是自身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并根据概率告诉你一个测量结果。比如你要测位置,它就告诉你一个位置的数据,并把自己坍缩到这个位置。
具体到双缝实验。当你在缝上没有放观察设备的时候,光以波的形式走到双缝位置时,并没有什么东西测量它,所以它就保留波的形态,并因为双缝而干涉。干涉后的波继续走,走到屏幕时,屏幕就对它做一个关于位置的测量,所以它就按照干涉波坍缩成一个位置,并呈现在屏幕上。所以屏幕上会形成干涉条纹。
如果你在缝上加一个探测位置的设备。光以波的形式来到缝的时候,因为要被测量位置,所以它马上坍缩到一个位置,就像一个粒子一样,从而不会形成干涉波,一直走到屏幕上并显示出来。所以就不会形成干涉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