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告诉太宗皇帝,要多听取下面人意见,多体察百姓,多深入百姓了解问题。就会带来政治清明。如果只会偏爱宠信个人,就会被蒙蔽,带来政治黑暗。真面例子为尧舜。反面例子为秦二世宠信赵高却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却被软禁饿死。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谏十思疏》中有一段魏征的经典论述,深刻地说明俭节约的重要如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 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不是廉洁的大臣说不出来这样的话,体现了魏征是一个清廉节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