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

一、线路设计时,应充分调研收集线路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尽可能避让山洪冲刷、易变更为河道的危险区域,临近河流及山洪易发区域时,应按照洪水淹没范围及冲刷情况,杆塔位置宜按历史zui高洪水位以上设置杆塔位置。

二、洪涝区线路杆塔位置不宜设置在不良土质区,避免受洪水冲击和洪涝区域浸泡发生倾覆和倒杆。

三、位于洪涝区线路的电杆宜采用脆性低、抗冲击能力强的非预应力普通钢筋混凝土杆对于部分多发、易受灾害杆段,应采用加强型等径杆提高电杆强度

四、位于河岸侧低端的杆塔,应采用加固基础、在基础面向冲刷侧修筑土墙等措施,对山洪区杆塔和基础应充分考虑冲刷及漂浮物的撞击影响,宜设计防撞墩减少洪水时冲击

五、内涝区域的地下站房,应开展改造,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迁出地下构筑物,设置为地上措施,避免洪涝灾害时发生水淹故障。

六、内涝区域的地面配电站房基础标高需重点校核,开闭站、环网柜、配电室基础标高应在已核定设防水位之上,不满足要求的站房必须抬高基础改造,同时加强建筑物防水设计,减少门窗、通气孔进水面积,必要时增加自动抽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