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三节”是在2013年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号召。

“三爱”指的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三节”指的是“节水、节电、节粮”。

三爱

“爱学习”:每天早晨,我们精神饱满地来到校园,我们坐在教室里,我们爱学习,因为我们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劳动”:“劳动”两个字最光荣,“劳动”二字最热烈。劳动者应该受到尊敬,劳动者更应该获得生活的酬谢。

“爱祖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祖国在您的心中,在我心中,就在我们大家心中。

三节

“节水”:水的浪费是惊人的。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立方米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立方米水,全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要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

“节电”:节电即节约用电,节约用电不是不用电,而是科学用电。采取技术和经济合理的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

“节粮”:盛饭适量,碗里的饭要吃干净,不随便剩饭剩菜。到饭店去吃饭,点的菜不要浪费,吃剩的最好带回家。不挑食,不偏食。监督身边的人,及时制止各种浪费现象。

三爱三节意义

“三爱三节”指的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简明清新地明确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教育的重要举措。将“三爱三节”活动真正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实践中。

“爱学习”,认识到“不学无以成才”“爱劳动”,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爱祖国”,认识到祖国是创造幸福生活和实现个人理想的依靠。“节水、节电、节粮”,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

结合自身实际,努力践行“三爱”“三节”,争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争做祖国未来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