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写于2011年,中文版201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是一本经济学著作。

两人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班纳吉是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曾任世界银行荣誉顾问。迪弗洛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扶贫与发展经济学教授,2009年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八大杰出经济学家”之一。

本书曾获《金融时报》评选的“年度最佳图书奖”。

《贫穷的本质》是两位作者历经15年实证调查写成,它主要讨论的是贫穷的原因,以及对主流“扶贫观念”的反思。

穷人为什么这么穷

穷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

1. 穷人会生一堆孩子,但生孩子不是观念落后,而是一种理性思考,因为穷人所在的国家往往没有社会保障体系,想规避养老和医疗风险,只能依靠自己的子女,但是子女身上不确定性太多,或者早夭,或者关系不好,或者没能力养老,穷人往往采取多生几个的策略,尽量规避风险。

2. 婚姻也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印度的穷人一般会将自己的女儿嫁到不远不近的村庄,如果两个村子太近,气候完全一样,你这里发洪水,我这个也发洪水,谁也帮不上谁。两个村子隔开一段距离,气候条件就不一样了,遇到灾险,不至于全军覆没,还可互相帮助。

3.穷人借高利贷,是因为正规金融体系排斥穷人。高利贷的利息高是由风险定价决定的,并非剥削。穷人使用高利贷规避可能出现的灾病风险,几乎不可能脱贫,因为高利贷的利息成本和穷人的违约率“一损俱损”。

贫穷的本质什么时候写的

《贫穷的本质》写于2011年,中文版201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是一本经济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