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u
裨[bì]
〈动〉
1、 弥补补助
裨,接益也。——《说文》
裨[pí]
〈名〉
1、 (形声。从衣,卑声。本义:古代祭祀大夫所穿的一种次等礼服)同本义
裨,衣别也。——《说文》
〈形〉
1、 副佐
豫州授以裨师。——《文选·为袁绍檄》
又如:裨师(一部分军队。即偏师)裨附(裨辅。辅佐)裨赞(辅助)裨属(佐属)裨将军(副将军)
2、 引申为小
于是有裨海王不之。——《史记·孟荀传》
裨补的读音
bì bǔ
“裨”,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bì、pí,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裨”的基本含义为增添,补助,如大有裨益引申含义为补助,如裨正。
在日常使用中,“裨”也常做名词,表示古代祭祀大夫所穿的一种次等礼服,如裨衣。
补,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bǔ,最开始见于秦国小篆时代。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补”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完衣也。从衣甫声。博古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