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民歌有着很长的历史,具体的创作年份已不得而知,大约是清朝后期创造,经过多次改编才是现在这个样子。
杨柳青 小调。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因歌词中有“杨柳青”衬词而得名。扬州的杨柳青较为典型(曲谱见《江苏民间音乐选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59),歌词多段,每段两句,但句问和句尾夹以“嗬嗬(左口右衣)嗬嗬”、“杨柳叶子青儿哟”、“七打七格崩儿哟”等衬词衬句。曲调四句,在第—、二句句尾都有短小的衬腔(唱衬词),第三、四句均有垛句(也是唱衬词),四句句尾有拖腔。五声宫调式。音乐欢快活泼。
原创 | 2022-11-25 20:35:21 |浏览:1.6万
这首民歌有着很长的历史,具体的创作年份已不得而知,大约是清朝后期创造,经过多次改编才是现在这个样子。
杨柳青 小调。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因歌词中有“杨柳青”衬词而得名。扬州的杨柳青较为典型(曲谱见《江苏民间音乐选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59),歌词多段,每段两句,但句问和句尾夹以“嗬嗬(左口右衣)嗬嗬”、“杨柳叶子青儿哟”、“七打七格崩儿哟”等衬词衬句。曲调四句,在第—、二句句尾都有短小的衬腔(唱衬词),第三、四句均有垛句(也是唱衬词),四句句尾有拖腔。五声宫调式。音乐欢快活泼。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