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莲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叫化子弹琵琶——苦中作乐。

眨巴眼看告示——马马虎虎。

东岳庙的算盘——不由人算。

三月里扇扇子——满面春风。

刷子掉了毛——尽是板眼。

萝卜丁咽酒——烦了。

洞庭湖里的麻雀——经过风浪来的。

和尚的脑袋——无得发(无法)。

一辈子的寡妇——老守(老手)。

一根灯草点灯——无得二心。

一根筷子吃藕——专挑眼。

一脚踏破三床棉絮——过絮(过细)

十八岁的宫娥——正想夫(享福)。

十月里的桑叶——无人采(无人睬)。

刀子切汤圆——不圆(不愿)。

十五个驼子睡一床——七拱八翘。

爹爹(公公)背媳妇过河——出力不讨好。

甲鱼唱歌——鳖声鳖调(别声别调)。

尼姑头上插花——无得发(没有发)。

树上点蜡烛——照叶(造孽)。

俞伯牙搬家——不留琴(不留情)。

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头。

黄鹤楼上看翻船——幸灾乐祸。

九月初八向重阳——不九(不久)。

婆婆念灶经——话多无昧。

排骨烧豆腐——有硬有软。

猫子掉了爪——爬不得(巴不得)。

跛子拜年——就地一歪。

摸着石头过河——稳当。

嫩竹子做扁担——不中用。

巷子里赶猪——直来直去。

瞎子上坟——估堆。

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两个哑巴谈恋爱—-冒得话说。

四官殿的东西——活的。

大舞台对面——天晓得。

汉正街的房子——矮一大截。

婆婆的棺材——漆的(吃得)。

许土林的儿子——不怕蛇人(不怕蚀人)。

红薯眨巴眼——活苕。

胡敬德炒米泡——黑人巴沙(吓人极了)。

堂屋杀猪厨房里卖——好事没外人。

阳逻的高跷——半截不是人。

围桶板子改炊皮——不是正经材料。

卖肉的弹琵琶——油手好弦(游手好闲)。

哈巴狗戴铃铛——快活畜牲。

虾子炒豆芽——死不伸头。

归元寺的罗汉——七倒入歪。

虾子掉到夜壶里——尿弹(谈)。

从篾席滚到晒垫上——高不出一篾片。

电灯铺搬家一一运泡子(咏泡子)。

肚脐眼里放屁——腰气(妖气)。

赵匡胤卖包子——御驾亲征(清蒸)。

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

皮匠铺里失火——丢楦头。

棉絮铺关了门——不弹(不谈)。

卅斤鳊鱼——侧看了。

荷叶包鳝鱼——溜了。

黄瓜打锣——丢了半头。

拿萧当笛子——横着来。

琵琶断了弦——弹不得(谈不得)。

棉花铺拨三弦——乱弹琴。

说武汉人的谚语

武汉的“你黑我”就是你吓我。还有“非洲伢的爸爸 -   黑(吓)老子一跳”。还有“挑土”就是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件事,主要来源于打麻将。“撮虾子”指偶尔赚点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