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感性事物,我们说它们是变化的。所谓变化的,就是说它们是“有”,同时也是“非有”。——《小逻辑》
规定即否定,且是自我否定。因此当一个对象被思维规定其为有或者具有有的属性时,它同时就包含了一个非有的规定。从这个角度讲有即是非有。一个事物同时具有有和非有两种规定,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特别可以从生物上能够观察出来,橡树的种子,幼苗,开花,结果…… 在不断变化中发展,且每一个状态单独看都是另一个,但是它们是一个生命的不同阶段和环节。
原创 | 2022-11-25 15:29:18 |浏览:1.6万
对于感性事物,我们说它们是变化的。所谓变化的,就是说它们是“有”,同时也是“非有”。——《小逻辑》
规定即否定,且是自我否定。因此当一个对象被思维规定其为有或者具有有的属性时,它同时就包含了一个非有的规定。从这个角度讲有即是非有。一个事物同时具有有和非有两种规定,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特别可以从生物上能够观察出来,橡树的种子,幼苗,开花,结果…… 在不断变化中发展,且每一个状态单独看都是另一个,但是它们是一个生命的不同阶段和环节。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