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当机立断。
【成语】: 当机立断
【拼音】: dāng jī lì duàn
【解释】: 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出处】: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举例造句】: 哥哥,国姓爷就在城下,你应该当机立断。郭沫若《郑成功》第七章
【拼音代码】: djld
【近义词】: 英明果断、多谋善断
【反义词】: 举棋不定、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歇后语】: 电锯开木头
【灯谜】: 悬崖勒马电锯开木头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很果断
先做了再说是什么成语
先做了再说的成语:
【成语】: 先发制人
【拼音】: xiān fā zhì rén
【解释】: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举例造句】: 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先发制人。 ★曲波《林海雪原》三�
【拼音代码】: xfzr
【近义词】: 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
先做了再说是什么成语
先斩后奏 [xiān zhǎn hòu zòu]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出处
南北朝·刘勰《刘子》:“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故发愤而致死。”
先礼后兵 [xiān lǐ hòu bīng]
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