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听力残疾。

     1827年3月26日,57岁的贝多芬在雷雨交加中病逝于维也纳,与世长辞,这位伟大的、不屈不挠的音乐巨人结束了他苦难却荣耀的一生。

        回顾贝多芬的一生,他音乐艺术的黄金创作期正是在他失聪之后,《欢乐颂》是他在失聪之后的巅峰之作。他一生中的最后十年,正是处于双耳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穷困潦倒之中,精神上不断地受到折磨,可他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留给世界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他那种扼住命运的喉咙、从不妥协的顽强精神,他为全世界人民作出了不灭的贡献,更为全世界的残疾朋友作出了光辉的榜样。

贝多芬哪里残疾

1耳朵

1800年,贝多芬被16岁的贵族小姐琪丽爱泰迷住。由于出身的天壤之别,最终使他们劳燕分飞,使得当时深受耳疾扰的贝多芬差点为她自杀,并为她创作了《C小调月光奏鸣曲》。

2

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

贝多芬哪里残疾

贝多芬从年轻时代起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耳疾折磨,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完成的,包括他的交响曲。这被世人赞叹为不可思议的奇迹:一个完全听不到声音的人却能写出一部又一部恢宏壮丽的不朽杰作!而更加“专业”的观点认为,一位训练有素且积累了足够经验的作曲家,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能够创作交响乐,并不是无法解释的行为。

但有另一种更加诗意化的提升,即贝多芬由于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不得不与身边的音乐生活失去联系,这反而让他免受音乐时尚的影响,无视当时风靡维也纳的“肤浅音乐”,比如以罗西尼为代表的意大利歌剧,进而能自由地“听从内心的召唤”,创作出超凡脱俗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