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故事里的蛤蟆夜哭,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担心上位者要想找一个人的过错,总可以找到各种理由的。

故事:一个叫艾子的人乘船在海上航行,天黑以后就停在附近岛上休息。到半夜,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好像还一边哭一边说话。于是他竖起耳朵,终于听明白。

原来,白天时,龙王下了一道命令,说水族中只要长尾巴,都要被斩首。

于是,一个说:“我是鼍(tuó)(其实就是鳄鱼),我那尾巴可藏不住,真是很害怕,龙王肯定拿我开刀。可是你是蛤蟆,又没有尾巴,跟着起个什么劲儿”

另一个说,“我现在是没尾巴,但要追究起来,我当蝌蚪的时候,可是有尾巴呀!就为这,我也要睡不着觉了。”

这个故事,乍一听起来,特别搞笑,既笑龙王明明也有尾巴,还要诛杀其他有尾巴的水族更搞笑的是青蛙,这瞎担心什么劲儿啊!

但如果我们去考证一下故事的来源,才发现,原来这是苏东坡写的《艾子杂说》里的一个小故事,他借这本书抒发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褒贬和讽喻。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与王安石在变法上意见相左,一直是政敌。其实王安石非常欣赏他,更是说过“子瞻,人中龙也(子瞻是苏轼的字)”。

但王安石的麾下也终究会有小人,在保守派被贬纷纷离开京城的时候,那个时候朝政大乱,小人趁机上位。

其中有个叫谢景温的人,翻了苏轼的旧账,弹劾苏轼在丁忧时行囊中夹带私盐。那时夹带私盐是重罪,也有人为苏轼喊冤,说他不可能做这样的事。王安石其实也不想治苏轼的罪,于是,借机让他离开汴京。

“蛤蟆夜哭”的故事,蛤蟆就不是杞人忧天了,而是因为上位者要想找一个人的过错,总可以找到各种理由。

也就是说,“蛤蟆夜哭”是在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蛤蟆夜哭的读后感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蛤蟆担心自己幼时是只蝌蚪,身后有尾巴,被龙王追究,因此也跟着一起哭,实在是有点杞人忧天。

这也说明了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事物,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