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殿里捐钱的箱子叫“功德箱”。有不少信徒会往里投钱,多少不一。这个功德箱投钱进去,就相当于财布施。
不过寺庙的功德箱有的开口向前,有的开口向上,这两种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功德箱说白了就是供香客投钱的箱子,游客往箱子里面投钱也是表达自己敬重佛门,信仰佛祖。
开口向上的功德箱一般都是景区放置的,里面收到的善款最后都要交给景区。而开口向前的箱子收到的善款才是寺庙自己的收入。
财神殿里捐钱的箱子叫什么
潭柘寺超七成“功德箱”和僧众无关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寺
如今是国家4A级景区。
进入寺内数十个殿
“功德箱”随处可见。
这些刷着红漆的功德箱分两种
一种正面写着“功德箱”
一种正面写着“广种福田”
后者较旧。按照潭柘寺常规游览线路一路数下来
当天开放的景区内各殿竟一共有70个功德箱
其中写着“功德箱”的箱子53个。
各殿放置功德箱的数量也颇为悬殊:
大雄宝殿、圆通宝殿等殿内
只有一两个“广种福田”功德箱
而景区侧方的小殿反而功德箱甚多
如东观音洞有“功德箱”7个、小小的财神殿甚至有“功德箱”12个。大雄宝殿内的一名僧人透露出了秘密:
写着“广种福田”的功德箱属于住寺僧团所有
而写着“功德箱”的全都属景区所有。也就是说,53个“功德箱”都属于景区
超过总数的七成
信众和游客若投钱到这些“功德箱”
最后都成了景区的收入!离潭柘寺不远的另一座千年古刹戒台寺内
同样有两种类型的功德箱
记者在当天开放的各殿粗略数了一遍
正面写着“广种福田”的功德箱有3个
写着“功德箱”的则有10个。一名住寺僧人告诉记者
类似于大雄宝殿内写着“广种福田”的功德箱属于僧团所有,其余是景区设的。在北京其他一些寺院景区
同样存在不同外形的功德箱
一些居士和工作人员介绍
有的功德箱归寺院(即僧团)所有
有的功德箱(比如放置在一些售卖旅游纪念品的案台或燃香点烛的案炉边的)
均是景区开发部门自己设立。信众捐助疑入景区建设自筹资金景区包围寺院、借助宗教敛财的“功德箱经济”,在国内很多地方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譬如不少媒体曾报道
陕西某知名寺庙景区疯狂敛财
甚至给每一个功德箱都安排了创收指标。北京京西风光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10年发出的一份上市公司公告《潭柘寺景区创5A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里
潭柘寺创5A景区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1853.44万元
其中7880万元拟通过向中国华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筹集
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也就是说,有近4000万元的资金
需要另谋财路。戒台寺内一名售卖纪念品的工作人员说
所谓“自筹解决”
“还得靠这些(功德箱、香烛灯及纪念品等),大家的施舍
善男信女捐钱”。北京市佛教协会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些景区开发部门违规设立功德箱
之所以难以管理,主要是“几乎没有成本
我们前脚去取缔,第二天就能死灰复燃”。对于寺庙等宗教场所的功德箱规范管理
尚无全国层面的统一规定。■ 说法“非宗教团体不能私设功德箱”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宗教事务条例》中规定
宗教活动场所可按宗教习惯接受公民的捐献
但不得强迫或者摊派。
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献。中华文化促进会佛教文化中心副主任、青海省北海禅院住持明贤法师告诉记者
这些以寺院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及管理部门,不是宗教团体
根本无权设立功德箱
他们的功德箱在正规僧团管理的功德箱中间“鱼龙混设”
其实质是“借佛敛财”
是一种诈骗行为。北京市宗教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寺院开发的景区内
售卖相关纪念品等活动属于合法经营行为
但不允许其私设功德箱
更不允许个人或企业私下承包或管理经营。
换句话说
如果景区内一些不属于宗教活动场所
比如景区自建的场所内
不能设功德箱
即使是在正规宗教活动场所内
景区管理部门不属于宗教团体、也不能私设功德箱,如有就是违规行为。据介绍
目前潭柘寺和戒台寺实际经营权归于北京京西风光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多次提出采访请求,对方均未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