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我们总会发现,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觊觎并且威胁着中原王朝,汉朝时是匈奴,唐朝时则是突厥。唐太宗深知突厥对唐王朝具有很大的威胁,东突厥曾趁李世民即位未稳的时候领兵犯境,被李世民巧妙化解。李世民在稳定国势后,即派李绩、李靖率军征讨东突厥,将东突厥赶到了阴山以北,同时俘虏了东突厥可汗颉利,不可一世的东突厥由此灭亡。
唐太宗在灭了突厥后继续拓土,征服吐谷浑,兵伐高昌国,攻灭薛延陀,将整个西域纳入版图,置安西都护府,唐朝对西域的经营甚至超过汉朝。西域诸国在李世民的武功威势下,无不臣服,当然他被尊为天可汗主要还是灭了突厥,取代了突厥在中亚的地位和影响力。游牧民族信奉拳头,谁的拳头又硬又狠,便听谁的,李世民无疑让他们感受到了畏惧。
辅助因素:人格魅力
李世民曾经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李世民胸怀之宽广可容天下,能容设计他的魏徵,更能容兵败后的颉利可汗,唐朝时很多少数民族在朝为官,诸如耳熟能详的阿史那家族。
李世民还曾极度自信地说过:“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李世民的人格魅力确实不是盖的,处理与游牧民族的关系问题是得心应手,历来对游牧民族从来只是将他们打趴下,李世民不仅将他们打趴下,还让他们从心底里臣服和认可,唐太宗时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归属感甚至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中最高的。
唐玄宗为什么会成为天可汗
最早的天可汗是尊称唐太宗李世民的。不是唐玄宗李隆基。
李世民采取一系驯举措强化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良好局面,让北方、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心服口服。公元630年,西北和北方的14个国家和少数民族的领导人来到长安,他们彻底服从唐朝的领导,共同给李世民献上了一个至今让国人无比自豪的称号——天可汗。
值得一提的是,天可汗这一称号从唐太宗一直传到安史之乱后中兴大唐的一代明君唐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