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拼音:xiāng jìng rú bī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相敬如宾指夫妻之间相互敬重爱护,就如同宾客间相待一样。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名叫冀缺,他的父亲犯下罪行被杀,他也因此被贬为平民,以务农为生。冀缺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和个人际遇的巨大转折而怨天尤人,他一面勤劳地耕种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