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sì,最早见于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泗”字解释为“受泲水,東入淮。从水四聲。息利切”。

“泗”的基本含义为水名,在中国山东省,如泗河引申含义为鼻涕,如泗涕(鼻液)。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泗”的用法一般是指本义泗水,在山东省中部,如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