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念:shān、dàn)。
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膻有异体作“羴”,“羴”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解字》分析作“从三羊”,指羊身上特殊的腥味。《说文解字》又收有异体字“羶”。现代汉字整理时将羶、羴合并为膻。“膻”本是不同于羶和羴的另一个字,“膻”本读dàn,本义指脱去上衣露出身体。它在古文献中也读作shān,后逐渐代替了羴和羶的功能。
中文名  膻
拼音  shān,dàn
注音字母  ㄕㄢ,ㄉㄢˋ
平水韵部   下平一先,上声十四旱
部首  月
总笔画数  5+13
造字法  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异体字   *羶、*羴、䍹、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