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是水在0℃或低于0℃时凝结成的固体为冰,积冰为凌。冰凌可分为水成冰、沉积冰、冰川冰三大类。水成冰是由水直接冻结而成,包括河冰、湖冰、 海冰。沉积冰是由大气中降下的雪沉积而成。冰花是冰凌的一种状态。
主要冰凌状态和要素如下:
1、冰凇。漂浮于水面成细针状或极薄片状的冰晶,在流动中常聚集成松散的小片或小团。
2、微冰。多在岸边出现的透明易碎的薄冰。
3、岸冰。沿河岸冻结的冰带。因形成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又分初生岸冰、固定岸冰、冲积岸冰、再生岸冰和残余岸冰等形式。
4、冰花。浮于水面或水中的水内冰、棉冰和冰屑等。
5、流冰花。冰花随水流流动的现象。
6、流冰。冰块或兼有少量冰凇、冰花等随水流流动的现象。
7、水内冰。在水面以下任何部位存在的冰。
8、疏密度。测验河段内,冰块与冰花的平面面积与敞露水面面积的比值。
9、敞露水面宽。测验断面上,固定岸冰以外的自由水面宽度。
10、冰盖。横跨两岸覆盖水面的固定冰层。
11、封冻及封冻日期。测验河段内出现冰盖,且敞露水面面积小于河段总面积的20%时为封冻。其开始出现的日期,为封冻日期。
冰花和冰凌的区别
冰凌是水在0℃或低于0℃时凝结成的固体为冰,积冰为凌。当气温继续下降,水温达到和稍低于0℃时,河流开始在岸边和水内结冰。河流结冰是在动水中结冰,与湖泊结冰不同。
冰棱亦作“ 冰楞 ”,亦作“ 冰稜 ”。 比喻锋芒毕露或刚强正直。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水蒸气在平滑表面凝结成冰片,似无数花朵镶嵌而成,故称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