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
[ qiú ] 
部首: 虫
笔画: 7
五行: 木
五笔: JNN
基本解释
虬龙。
拳曲 ~须。~枝(拳曲的枝条)。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直音》同虬。详虬字注。
相关词语
虬柯 qiú kē
1、亦作"虬柯"。
2、盘屈交结的枝条。
元 王恽 《紫藤花歌》:"虬柯扶疏散苍翠, 季伦 击碎珊瑚枝。" 元 宋旡 《画葡萄》诗:"风牕秋疑螙叶语,露架夜忆虬柯垂。"
虫扎的一半念什么
虫扎的一半,是虬(qiú),同“虯”。其作名词时指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作形容词时指盘曲、卷曲的样子。
⑴ 古代传说中有角的龙 [small dragon with horns]
虬,龙子有角者(一说没有角的幼龙)。从虫,按,俗字作“虬”。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广雅·释鱼》。按,龙“雄有角,雌无角,龙子一角者蛟,两角者虬,无角者螭也。”
驾青虬兮骖白螭。——屈原《涉江》
王逸曰:有角曰龙,无角曰虬。
郑樵《通志略》:龙子有角曰□,无角曰虬。
母龙曰蛟,子曰虬,其状鱼身如蛇尾,皮有珠。——《抱朴子》
⑵ 又如:虬立(如虬龙般耸立。形容姿态骁勇矫健)虬虎(龙和虎。比喻英雄豪士)虬柱(雕绘虬龙的柱子)虬龙片甲(虬龙是罕见的动物,虽是一片鳞甲,也很难得。比喻贵重的物品)
虫扎的一半念什么
念虬字。
虬qiu
基本解释
①虬龙。
②拳曲 :~须。~枝(拳曲的枝条)。
详细解释
〈名〉
1、 古代传说中的有角的龙
虯,龙子有角者。从虫,按,俗字作“虬。
母龙曰蛟,子曰虯,其状鱼身如蛇尾,皮有珠。——《抱朴子》
驾青虬兮骖白螭。——屈原《涉江》
〈形〉
1、 盘曲,卷曲的样子
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罗邺《老将》
又如:虬眉(卷曲的眉毛)虬髯(卷曲的胡须)虬文(纠绕盘曲的花纹)虬屈(盘屈纠结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