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áo,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

“牢”的基本含义为养牲畜的圈,如虎牢、牢笼引申含义为监禁犯人的地方,如监牢、坐牢。

在日常使用中,“牢”也常做名词,表示公家发给的粮食,如牢赏、牢直。

字源演变

“牢”,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字形像一头牛被关在栏圈状的地方,后来陆续在金文时代、楚系简帛时代、秦系简牍时代、秦朝小篆时代中发现,“牢”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系简牍时代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