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不迫
拼音:
yōng róng bù pò
解释:
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
出处:
《元史 刘敏中传》:“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
语法:
雍容不迫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态度。
示例:
他的行动和谈吐都是雍容不迫。郭沫若《献身精神的榜样》
容什么迫四字成语
应该是“从容不迫”。从容不迫(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是一个成语,从容不迫指镇定沉着,形容遇事镇定自若,不慌不忙。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序》:“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从容不迫”。例句,巴金《春》:“惜乎高家子孙太不给你争气了,请你数一数高家究竟有几个像样的人!
觉民从容不迫的嘲讽首,仿佛他自已并不是高家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