匋[táo]
汉语汉字
陶,汉语汉字táo、yáo,注音是 ㄊㄠˉ、 ㄧㄠˊ。古同陶,陶器。[2]衍生意为烧砖瓦陶器的窑,以及通假字“舀”。[3][4]
中文名
匋
拼音
táo/yáo
部首
勹
字码
U+530B
五笔
QRMK
字形源流
陶
统一规范为“陶”。
详细释义
陶:táo ㄊㄠˉ
1、本义:烧制陶瓦器。[2]如:《说文解字》:“瓦器也。从缶,包省声。古者昆吾作陶。”[1]
2、衍义: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后作“陶” (英语:pottery)
3、衍义:瓦之作也:喜也、正也、化也。[5]如:《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4、衍义:匕也。见《广雅·释诂三》[6](“匕从反人。相与比叙之意也”。陶瓦器中空可以盛物犹怀孕欲生而似匕。此亦相与比叙之意也)
5、衍义:《史篇》:“以陶为缶。”。(段玉裁注解说:‘此古文假借也。’。)。[7]
陶:yáoㄠˊ
6、衍义:古通“窑”。烧砖瓦陶器的窑。(见《字汇·勹部》)如:《汉书》:“南山有汉武旧陶。(烧瓦灶也)”。
陶:yáoㄠˊ
7、衍义:古通“舀”。指“舀取”。如:“邀东舍,请西庄,锅烧瓢陶使碗装。”。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2 tau2 jau2 [梅县腔] tau2 jau2 [海陆丰腔] to2 tau2 rau2 [客英字典] tau2
◎ 粤语:tou4
◎ 潮州话:ta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