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终身误〔薛宝钗〕、枉凝眉〔林黛玉〕、恨无常〔贾元春〕、喜冤家〔贾迎春〕、分骨肉〔贾探春〕、虚花悟〔贾惜春〕、聪明累〔王熙凤〕、乐中悲〔史湘云〕、好事终〔秦可卿〕、世难容〔妙玉〕、留馀庆〔贾巧姐〕、晚韶华〔李纨〕。
    《收尾·飞鸟各投林》是《红楼梦》十二曲的总结,飞鸟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腾”的另一种说法,与“树倒猢狲散”同义。这首收尾的曲子是对以贾家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命运的概括,也可以说是一首带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主题歌。
    它概括地写出了封建社会末期以贾府为代表的贵族家庭中发生的急剧变化,从中表现出整个封建制度和封建阶级正在加速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曲子所对应的人物
《红楼梦》12首歌曲分别对应的人物:
1、《终身误》是说宝玉与宝钗的
2、《枉凝眉》是说宝玉与黛玉的
3、《恨无常》是说元春的
4、《分骨肉》是说探春的
5、《乐中悲》是说湘云的
6、《世难容》是说妙玉的
7、《喜冤家》是说迎春的
8、《虚花悟》是说惜春的
9、《聪明累》是说王熙凤的
10、《留余庆》是说巧姐的
11、《晚韶华》是说李纨的
12、《好事终》是说秦可卿的。
红楼梦曲子所对应的人物
《红楼梦曲》共十四支曲子,首支、末支分别为引子、收尾,中间十二支分咏金陵十二钗:分别描写12个人,《终身误》 薛宝钗,《枉凝眉》 林黛玉 ,《恨无常》 贾元春,《分骨肉》 贾探春,《乐中悲》 史湘云,《世难容》 妙玉,《喜冤家》 贾迎春,《虚花悟》,贾惜春,《聪明累》王熙凤,《留余庆》贾巧姐,《晚韶华》李纨,《好事终》秦可卿。
1、《终身误》说的是贾宝玉婚后仍不忘怀死去的林黛玉,薛宝钗徒有"金玉良姻"的虚名而实际上则终身寂寞。
2、《枉凝眉》说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之爱情,虽情深仍幻灭。
3、《恨无常》说的是贾元春当了贵妃,但"荣华"短暂,忽然夭亡。
4、《分骨肉》说的是贾探春生逢末世,且系庶出,又因赵姨娘从中作梗,所以得不到重用。
5、《乐中悲》 说的是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由于史家经济拮据,也没有过上贵族小姐娇生惯养的生活。
6、《世难容》说的是妙玉出身宦门,聪慧无比,又自幼就与世隔绝,没有人能理解她的苦闷。
7、《喜冤家》说的是贾迎春所嫁的丈夫是冤家对头,因为婚嫁称喜事。
8、《虚花悟》说的是贾惜春看到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便剃发为尼了。
9、《聪明累》说的是通过王熙凤"机关算尽",最终害人害己,一方面揭示了她的惨痛结局,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封建制度必将垮台的历史命运。
10、《留余庆》说的是刘姥姥救贾巧姐出火坑的事情,表达了作者规劝人们济困扶穷的思想观念,警示人们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11、《晚韶华》说的是李纨一生的际遇:她在年轻时守寡,养大了儿子却赶上贾府败落,晚年时因为儿子做官终于当上了诰命夫人,却又撒手人寰。
12、《好事终》说的是秦可卿与贾珍不伦的丑事告一段落,曲名含着明显的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