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止喂料:发现水面上漂浮白便,即使是少量的,也要先停料。其目的是,缓解虾的肝胰腺负担。大量冲料,虾的肝胰腺负担过重,对外界及消化道内的有害微生物的抵御能力大大降低。由此,使消化道内有害微生物成为“优势菌群”,达到致病浓度,引起肠道炎症。
所以,先停止喂料,再做下一步处理。实际上,这时虾的采食量已经下降,再喂料或加料,势必大量增加底部残饵量,造成养殖塘底部水质变坏。
2、改底解毒:发生白便,养殖塘底部水质基本变坏,所以必须先改底,降低有害物质在养殖水体中的浓度。一般多采用化学改底,速度快。
所谓改底,实际上是辅助后面使用微生物的动作。提高池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有利于有害物质的分解,降低水体缺氧的风险。
改底后的一个动作,就是解毒。一般使用有机酸类、乳酸菌类,全塘均匀泼洒。
3、生物抑菌:一般情况下,发生白便时,检测弧菌等有害菌,都会出现超标现象。如果有偷死虾、或很弱的虾,解剖后检测肝胰腺涂板,也会发现,弧菌超标!
我们现在建议,采用高效的微生物制剂抑制有害菌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使用后,3天内即可有效控制弧菌。
当然,有针对性的微生物制剂、正确的使用方法,都是获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
4、调整水质:与生物抑菌的同时,使用高效微生物制剂,调整养殖水体的菌相,使有益菌在养殖水体中形成优势菌群。
这里面,由于底部大量有机质残留,底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大量累积,对虾构成严重的威胁。其威胁主要是缺氧、有害物中毒。
白便严重情况下,虾已经基本不采食。所以,使用微生物在养殖水体中的扩散,虾可以通过“滤过”功能,吸收进体内,增加了体内有益微生物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