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秋词二首》
【赏析】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刘禹锡这两首《秋词》所展现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天闪光诗词
秋郊夕望
唐-马戴
度鸟向栖急,阴虫逢夜多。
余霞媚秋汉,迥月濯沧波。
蔓草将萎绝,流年其奈何。
耿然摇落思,独酌不成歌。
秋郊
宋-刘应时
柿叶飘零满屋除,半山衔日落丘墟。
睡余不觉西风急,乱我窗前数板书。
秋郊晓行
宋-欧阳修
寒郊桑柘稀,秋色晓依依。
野烧侵河断,山鸦向日飞。
行歌采樵去,荷锸刈田归。
秫酒家家熟,相邀白竹扉。
秋日郊行
宋-王之道
断桥临野水,疏屋见人家。
嫩绿几畦菜,深黄三径花。
断云行自逐,征雁望还赊。
好访韩湘去,山林养白鸦。
残秋郊外
宋-文同
萧萧风色弄寒威,见尽郊原向晚晖。
昨夜星霜和月落,满林红叶隔烟飞。
已嗟北渚莲初老,更惜东篱菊渐稀。
休感岁华伤节物,眼前樽酒重相违。
秋郊
元-王庭筠
瘦马踏晴沙,微风度陇斜。
西风八九月,疏树两三家。
寒草留归犊,夕阳送去鸦。
邻村有新酒,篱畔看黄花。
秋郊马上二首 其一
金-刘迎
故垄松楸暗,空城草棘荒。
数峰横鸟道,一径绕羊肠。
桑叶露仍沃,稻花风已香。
儿时十年梦,怀旧一悲凉。
秋日郊行
明-史鉴
浪楫风帆不系舟,日斜横笛起中流。
山青云白江蓠绿,群雁忽鸣声带秋。
秋郊
明-殷云霄
今日忽不乐,怅然歌式微。
来游荒野大,坐觉晚云飞。
秋叶不相待,海潮空自归。
凭谁问所往,寂寞故人稀。
秋郊暮望
清-李实
萧萧黄叶落渔篷,小立官桥怅晚风。
堤蓼亦知秋寂寞,一枝留向水边红。
《咏初日》——宋代赵匡胤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秋天闪光诗词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